20210913121628141

kv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拱墅暖光|周召宽 炒货店的“甜蜜使者”,10年60万斤板栗暖透拱墅邻里

来源:网络| 2025-10-13 10:12:07    阅读量:9298   会员投稿

杭州拱墅区夹城巷的老街上,“周记炒货山核桃甘栗店”的招牌已有些褪色,却总能在秋末飘出勾人的栗香。店主周召宽守着这家店35年,从“小周”熬成了“老周”,也用10年时间,把60多万斤糖炒板栗变成了送给老街坊的“甜蜜约定”。每天清晨,他在炒炉前翻动栗子的身影,与午后老人排队领栗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让“拱墅暖光”在滚烫的栗香里愈发浓郁。从“杭州好人”到“文明示范店”,这位炒货店主用最朴实的坚守,诠释了“匠心”与“善意”的真正含义。

拱墅暖光|周召宽     炒货店的“甜蜜使者”,10年60万斤板栗暖透拱墅邻里

缘起:25年街坊情,催生“甜蜜承诺”

1989年,20岁出头的周召宽带着一口炒锅来到夹城巷,支起了小小的炒货摊。他记得很清楚,刚来时生意冷清,是隔壁的大爷主动帮他吆喝,社区的大姐教他认杭州人的口味:“山核桃要炒得脆而不焦,栗子得焖到壳软肉糯。”靠着这份邻里帮衬和实打实的手艺,小摊慢慢变成了有门面的店铺,周召宽也成了街坊们熟稔的“小周”。

2014年的秋天,店里的生意已经稳中有进,周召宽和妻子谷平坐在店门口算账,看着路过的老人提着菜篮蹒跚走过,忽然有了个念头:“开店25年全靠街坊支持,咱们得做点什么回报他们。”夫妻俩琢磨了好几天——送米送油怕老人搬不动,送糕点又担心牙口不好的老人吃不了,最后盯上了自家招牌的糖炒栗子:“秋冬天吃热栗子暖胃,咱们炒得软烂,老人肯定喜欢。”

当年9月,周召宽主动联系了周边7个社区,印了1万8千斤栗子券,只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凭券就能来领一斤热乎的糖炒栗子。第一天发栗子时,他特意把炒炉搬到门口,刚出锅的栗子冒着热气,香味飘出半条街。有位张奶奶领了栗子当场剥开一颗,笑着说:“小周炒的栗子就是香,比自家孩子买的还合心意。”那声夸赞,让周召宽暗下决心:“这栗子,得一直送下去。”

拱墅暖光|周召宽     炒货店的“甜蜜使者”,10年60万斤板栗暖透拱墅邻里

坚守:从“小周”到“老周”,把承诺熬成习惯

送栗子的第二年,就有老人跟周召宽提建议:“一斤栗子一次吃不完,放凉了就不好吃了。”他立刻调整策略,把一斤券换成两张半斤券,让老人能分两次来领,随吃随拿。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又和社区商量,由志愿者把栗子送到家里;有老人住得远,他干脆把发放时间从重阳节前后延长到春节前,让大家啥时候想吃啥时候来。

这一送就是10年,周召宽的头发渐渐添了白霜,“小周”变成了“老周”,送栗子的规模却一年比一年大:从7个社区扩展到近20个,从1万8千斤增加到每年8万斤,累计送出的栗子超过60万斤,惠及老人50万人次以上。每年9月,不用他通知,社区的老人就会主动来问:“老周,今年的栗子该好了吧?”

这份坚守背后,是周召宽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为了找到最好的栗子,他每年都会亲自去河北迁西选货,在当地的栗子园里一棵一棵看、一颗一颗挑,只选饱满圆润、无虫蛀的果实。“年份不同栗子品质不一样,2022年雨水多,栗子就偏湿,得挑更久;2023年天气好,栗子个个饱满,送出去也有面子。”选好的栗子运到杭州后,他还要再筛一遍,把裂壳、干瘪的都挑出来,才放进炒炉。

35年来,他始终坚持手工炒制——栗子要先在清水里泡够4小时,沥干后划口,再和粗砂、麦芽糖一起倒进大铁锅,用长柄铁铲不停翻动。火候全靠经验把控:大火炒15分钟让栗子受热均匀,再转小火焖20分钟入味,最后关火焖5分钟,这样炒出来的栗子才会壳薄易剥、肉糯香甜。“机器炒的栗子没灵魂,手工翻出来的才够味。”周召宽说,送人的栗子和卖的一模一样,甚至会挑更大颗的,“不能让老人觉得是‘剩货’,这是信誉问题。”

拱墅暖光|周召宽     炒货店的“甜蜜使者”,10年60万斤板栗暖透拱墅邻里

共鸣:双向奔赴的温暖,让善意流转

周召宽总说,送栗子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有一年冬天,店里接到1万箱年货礼盒的订单,夫妻俩忙得脚不沾地,社区的大哥大姐们看到了,自发组团来帮忙——有人打包礼盒,有人贴标签,有人搬货,每天晚上都忙到11点多才回家,连口水都不肯多喝。还有位李大姐,知道他们夫妻俩忙着看店没时间做饭,经常炖了春笋炖肉、买了卤鸭送过来,一大锅热气腾腾的菜,暖了胃也暖了心。

老人们的回馈更实在:领栗子的时候,总会顺便买些瓜子、花生,回家后还会跟子女念叨“老周的炒货最好吃”;有熟客特意从滨江、下沙赶来,就为了买一斤他炒的栗子,说“吃的是味道,更是放心”。周召宽的生意不仅没因为送栗子受影响,反而一年比一年好,“街坊们的支持,就是我送下去的底气。”

这份善意还传到了下一代。周召宽的女儿长大后开始帮着看店,每年送栗子的时候,她都会跟着父亲一起炒栗子、发栗子。周召宽特意跟女儿交代:“只要店还开在这里,这栗子就不能断。这不仅是送吃的,更是送人情,送街坊们的念想。”现在,女儿也能精准把控炒栗子的火候,还学会了根据老人的需求调整发放时间,成了“甜蜜约定”的新一代传承人。

拱墅暖光|周召宽     炒货店的“甜蜜使者”,10年60万斤板栗暖透拱墅邻里

标杆:栗香里的匠心,是最暖的诚信

2023年,周召宽登上了“杭州好人榜”,他的店也被评为“浙江省文明示范店”,人民网、钱江晚报等媒体都报道了他的事迹。但在夹城巷的老街上,他还是那个每天守着炒炉的炒货店主——早上6点开门,把栗子泡上;上午8点开始炒第一锅栗子,香气飘满整条街;下午帮老人剥栗子壳,听他们唠家常;晚上关店前,再把第二天的栗子准备好。

有人问他,每年送8万斤栗子要花不少钱,图啥?周召宽指着店里挂着的“诚信经营”牌匾,又指了指门口排队领栗子的老人:“你看他们笑得多开心,这比赚多少钱都值。开店讲匠心,做人讲良心,这栗子里藏着的,就是咱的良心。”除了送栗子,他还悄悄给退伍军人提供优惠,给社区的困难家庭送年货,只是这些事,他很少跟人提起。

如今,周记炒货店的栗香依旧在夹城巷飘荡,周召宽的“甜蜜约定”也进入了第11个年头。他说自己没有远大的目标,就想守着这家店,炒好每一锅栗子,送好每一份温暖。“等我炒不动了,就让女儿接着炒;女儿炒不动了,要是街坊还需要,就把这手艺传下去。”

在周召宽身上,“拱墅暖光”有了最香甜的模样——是35年不辍的匠心,是10年坚守的承诺,是邻里间双向奔赴的善意。他用一颗栗子证明:最动人的公益,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把平凡的温暖,熬煮在日复一日的时光里,变成刻在街坊心里的甜。

若你想尝尝这份“爱心栗子”

可前往拱墅区夹城巷“周记炒货山核桃甘栗店”

每年9月至次年春节

周边社区60岁以上老人可凭社区发放的栗子券免费领取

普通市民到店购买

也能尝到这份藏着善意的香甜

拱墅暖光|周召宽     炒货店的“甜蜜使者”,10年60万斤板栗暖透拱墅邻里
分享到:
版权申明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发表评论


点击图片更换
027
特别关注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