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121628141

kv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拱墅暖光|史习政 河畔勇救孩童的“平民英雄”,以善举照亮社区每个角落

来源:网络| 2025-10-13 10:05:51    阅读量:16929   会员投稿

2023年端午佳节,杭州大关街道东二社区的河畔本该是粽叶飘香、阖家欢的祥和场景,却因一声孩童落水的呼救声打破宁静。正是这场意外,让社区居民史习政的名字与“英勇”“无私”紧紧相连——他纵身跃入湍急河水救起孩童,拒绝谢礼坚守初心,更以助学、环保、助老等持续善举,将“慈善”从一瞬壮举变成日常信仰,成为拱墅区邻里口中“最接地气的榜样”。

河畔惊魂一刻:纵身一跃,用本能诠释“勇敢”

端午当天的河畔,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史习政正和居民们一同享受节日氛围,突然,“救命!孩子落水了!”的呼救声刺破宁静。循声望去,一名孩童在河水中挣扎,水流湍急,孩子的身影随时可能被吞没。

“当时啥也没想,就想着赶紧把孩子救上来。”史习政事后回忆时,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寻常事。但事实上,他连手中的扇子都没来得及放下,手表还戴在腕上,便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河水里。河水裹挟着凉意袭来,他却丝毫未受影响,奋力朝着孩子的方向游去。

靠近孩子时,史习政一把抓住孩子的手,可惊慌的孩子本能地挣扎,多次踢中他的脸部和胸口。疼痛让他的动作顿了顿,但他攥着孩子的手却更紧了——“不能松,一松孩子就危险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他顶着水流的阻力,一点点将孩子往岸边带,最终成功将孩子托上岸。

上岸后,史习政累得直接瘫坐在地上,膝盖和小腿被河底的石头撞得红肿,眼镜早就不见了踪影,腕上的手表被水泡得彻底无法使用。可当看到孩子平安无事地扑进家长怀里,他却笑着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这份不顾自身安危的勇敢,让在场的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拱墅暖光|史习政  河畔勇救孩童的“平民英雄”,以善举照亮社区每个角落

救孩子的现场,史大伯被朋友们拉上了岸

拒绝谢礼显初心:谦逊低调,把“应该做”刻进骨子里

孩子的父母赶到后,看着安然无恙的孩子,又看着浑身湿透、带着伤的史习政,感激得热泪盈眶。为了表达谢意,他们当即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硬要塞给史习政,却被他坚决拒绝。

“这是我应该做的,换成谁看到,都会伸手救一把的。”史习政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透着最质朴的真诚。他觉得,救人是出于本能的善意,不是为了回报,收下红包反而会让这份善意变了味。

更让人动容的是,后来孩子父母又多次想通过社区转交红包,史习政得知后,主动在全城寻找孩子家长,执意将红包退回。“我救人不是为了钱,孩子平安,比啥都强。”他的这份执拗,让社区居民深受触动——“现在这样不图回报的人,太难得了!”

在史习政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不值得炫耀。也正因这份谦逊低调,他在居民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大家都说:“史习政不仅救了孩子,更给我们上了一课,啥叫真正的善良。”

拱墅暖光|史习政  河畔勇救孩童的“平民英雄”,以善举照亮社区每个角落

救完人的史大伯有点吃力,原地缓了会。

善举不止于一瞬:从“救人英雄”到“社区暖心人”

救人事迹传遍社区后,史习政成了邻里口中的“英雄”,但他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区慈善活动中。在他心里,慈善从来不是“一次性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每个人都能帮到别人,只要愿意伸出手,社区就会更温暖。”

一次社区组织的慈善帮扶活动中,史习政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身体不好,家里经济拮据,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却只能在家帮忙做家务。得知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后,史习政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是家里的希望,不能因为穷就耽误了教育。”他当即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孩子缴纳了学费和书本费,还特意给孩子买了新书包和文具。

从那以后,史习政成了孩子家的“常客”。他会定期去看望孩子,检查孩子的作业,鼓励孩子好好学习;遇到孩子家里有困难,他也会主动帮忙解决。在他的帮助下,孩子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性格也从内向变得开朗自信,每次见到史习政,都会开心地喊“史叔叔”。

除了助学,史习政还是社区里的“环保先锋”。他深知垃圾分类对社区环境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社区的环保宣传工作。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拿着宣传册,挨家挨户地给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厨余垃圾要投绿色桶,有害垃圾要单独放,这样咱们社区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遇到居民不会分的,他还会亲自示范,耐心指导。

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也大幅提高。以前杂乱的垃圾桶旁变得整洁有序,社区的空气似乎都清新了不少。居民们都说:“多亏了史习政,咱们社区的环境才越来越美。”

拱墅暖光|史习政  河畔勇救孩童的“平民英雄”,以善举照亮社区每个角落

以微光聚暖流:做“平凡榜样”,带动更多人向善

如今,史习政的善举早已不止于救人、助学、环保。社区里的孤寡老人需要陪伴,他会定期上门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打扫卫生;残疾人家庭有困难,他会主动帮忙采购生活用品、接送出行;社区组织慈善活动,他永远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一起做,就能帮到更多人。”史习政不仅自己坚持做慈善,还常常鼓励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在他的影响下,社区里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公益队伍中:有人跟着他一起助学,有人加入环保宣传小组,有人主动帮老人买菜——史习政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自己,也点燃了更多人的善意。

当被问到未来是否会继续做慈善时,史习政笑着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慈善这条路没有尽头,心里有爱,就能一直走下去。”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平凡人也能通过点滴善举,成为照亮他人的“英雄”;普通的日子里,也能因持续的善意,书写出不平凡的慈善篇章。

在拱墅区,史习政的故事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传奇”,而是“一群人的温暖”。他用勇敢与无私,诠释了“拱墅暖光”的真谛——所谓慈善,不过是把“应该做”的事坚持到底,把“想帮忙”的心意落到实处,让每一份平凡的善意,都能汇聚成照亮社区、温暖人心的暖流。

分享到:
版权申明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发表评论


点击图片更换
027
特别关注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