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121628141

kv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拱墅暖光丨汪海涛 重获新生,从肝移植患者到“小黄人”守护者

来源:网络| 2025-10-11 21:35:06    阅读量:16593   会员投稿

拱墅暖光丨汪海涛

重获新生,从肝移植患者到“小黄人”守护者

汪海涛,男,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杭州市拱墅区茉莉公益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创始人。2015年5月9日,急性肝衰竭的他在器官捐献者的大爱下重获新生——“那一天,我不仅捡回了一条命,更懂了生命里最珍贵的是‘被爱’与‘爱人’”。康复后,他带着这份感恩投身公益,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300个小时,2022年发起成立“茉莉公益”,专为家庭困难的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终末期肝病患儿(“小黄人”)提供帮助。如今,他和团队的足迹已遍布全国14省,帮扶80户“小黄人”家庭,还将温暖延伸至拱墅辖区孤寡独居老人身边,用行动诠释“爱意流动”的意义,获评2024年三季度“杭州好人”,2025年被评为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成为拱墅区慈善领域里动人的“光”。

拱墅暖光丨汪海涛    重获新生,从肝移植患者到“小黄人”守护者

重生植下感恩种:从“被救者”到“助人者”的转身

2015年的那场急性肝衰竭,让汪海涛真切触摸到生死边界。“躺在病床上时,我总在想,如果能活下来,一定要把这份‘生的希望’传给更多人。”器官捐献者的无私馈赠,让他在5月9日重获新生,也在他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

康复后,汪海涛开始频繁参与公益活动,医院成了他常去的地方。2019年,他在医院偶然了解到“小黄人”群体——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儿,只有肝移植才能救命。虽然医院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有手术费减免政策,但术后排异、复查的巨额费用,仍像一座大山压在这些家庭肩上。“我太懂肝移植后的难了,那些痛苦、挣扎,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看着孩子们被病痛折磨的模样,听着家长们压抑的叹息,汪海涛当即决定结对资助4个“小黄人”孩子,把自己得到的爱,先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

帮扶过程中,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有人擅长沟通,有人熟悉医疗流程,有人愿意捐出善款。“既然大家都想帮孩子,不如一起搭个更稳的平台。”2022年,汪海涛在拱墅区发起成立“茉莉公益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推出“小黄人”专项帮扶项目。为了守住公益初心,他定下两条“铁规”:一是基本拒绝外来企业合作邀约,避免商业附加条件干扰帮扶纯粹性;二是团队所有人不领一分钱工资,公益资金仅靠他本人、志愿者及好心友人捐助。“要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身上,让爱意干干净净地流动。”

拱墅暖光丨汪海涛    重获新生,从肝移植患者到“小黄人”守护者

茉莉绽放暖万家:不止“给钱”,更要“造血”的全方位帮扶

“帮扶不能只停在表面,孩子要治病,家长要希望,家庭要出路。”茉莉公益成立之初,汪海涛就提出“全方位帮扶”理念——既要解燃眉之急,更要谋长久之路。

2020年12月,零下十几度的甘肃天水,汪海涛踩着积雪走进“小黄人”高小雨(化名)家。刚坐定,高小雨爸爸就扛着一桶矿泉水进门:“汪老师,我们这儿的水是咸的,怕你们喝不来,特意去买了桶矿泉水。”朴实的一句话,让汪海涛鼻头一酸。了解高小雨病情时,他又发现这家人的难处:靠种苹果为生,丰收季苹果只能以每斤五六毛钱的低价卖给收购商,即便这样还常滞销,满院子的苹果眼睁睁看着烂掉,高小雨爷爷的叹息声让人心疼。

“不能让好苹果烂在地里,更不能让孩子的希望困在穷里。”汪海涛当即帮高家想办法:用手机拍苹果生长的全过程——从光秃秃的树枝发芽,到青涩果子慢慢变红,再到满树硕果的样子,把这些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攒粉丝。他还和高家约定:“明年苹果熟了,我帮你们吆喝,咱们把苹果卖到杭州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2022年,在汪海涛和团队的助力下,高家的苹果通过拱墅区社区团购、爱心企业集采等渠道,卖出了近35吨,收入大幅增加。拿到卖苹果的钱时,高小雨妈妈红着眼眶说:“汪老师,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以后再也不用为孩子治病借钱发愁了!”

这样的“造血”帮扶,汪海涛还带到了更多地方:帮广西“小黄人”家庭卖出7吨芒果、3万多枚海鸭蛋,帮云南“小黄人”家庭卖出6吨石榴。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从“绝望”到“有盼头”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捐款,而是帮他们把“地里的收成”变成“孩子的医药费”,让帮扶真正扎下根。

除了为“小黄人”家庭谋出路,汪海涛还没忘记拱墅辖区的孤寡独居老人。茉莉公益推出免费陪聊、陪诊服务,每周他都会和志愿者一起上门探望。每次离开时,老人们总拉着他们的手问:“下次啥时候来?”汪海涛总会笑着定下时间:“您放心,我们肯定来,您不是一个人。”

拱墅暖光丨汪海涛    重获新生,从肝移植患者到“小黄人”守护者

爱意传递有温度:96人微信群里的“定海神针”

汪海涛手机里有个特殊的微信群,96个成员中,除了他和3位爱心人士,其余都是全国各地“小黄人”家庭的家长代表——这些家庭都经过严格审查,符合帮扶条件才能入群。在群里,汪海涛是大家的“大家长”,更是“定海神针”。

“有他在,我们心里就不慌。”云南一位“小黄人”家长的话,说出了所有受助家庭的心声。有次深夜,一位家长在群里急哭了:孩子突然出现排异反应,当地医院没把握,不知道该怎么办。汪海涛看到消息后,立刻联系拱墅区熟悉的肝病医生咨询,同时协调附近的志愿者帮忙送孩子去上级医院,一直跟进到孩子情况稳定才休息。“家长们的难,我都懂,能多帮一点,他们就能少慌一点。”

但汪海涛的目标远不止“应急”。“帮扶总有结束的时候,帮每个家庭找到‘能赚钱、能长久’的路子,才是真的帮他们站起来。”他会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定制方案:家里有茶园的,帮他们对接茶叶收购渠道;擅长手工的,教他们做文创产品卖;住在景区附近的,建议搞特色民宿……“我希望有一天,这些家庭不用再靠帮扶,自己就能把日子过好,把孩子照顾好。”

如今,汪海涛仍带着茉莉公益在公益路上前行。他常说:“拱墅是我的‘重生地’,也是茉莉公益的‘发源地’。当初我在这里得到了生的希望,现在我想在这里,把这份希望传给更多人。无论生活给我们怎样的挑战,只要心怀感恩、心怀大爱,就能在困境里开出花,给这个世界带去温暖。”

未来,他和茉莉公益还会继续扎根拱墅,走向更多需要帮助的地方,让爱与希望的种子,在更多人心里生根发芽,让“拱墅温度”温暖更多角落。

若您想助力“小黄人”帮扶,可联系杭州市拱墅区慈善总会,让爱延续!

拱墅暖光丨汪海涛    重获新生,从肝移植患者到“小黄人”守护者
分享到:
版权申明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发表评论


点击图片更换
027
特别关注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