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121628141

kv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就业职通车”,助力困难群众通向幸福之门

来源:网络| 2025-09-05 10:59:41    阅读量:12027   会员投稿

小徐(化名),是拱墅区大关街道一户低收入家庭中的一个18岁的女孩。经历过童年留守、父母离异、校园欺凌,本就内向的她彻底封闭自己,初中毕业后不再升学,连三餐都要端到床边才吃几口,是典型的“隐形困境群体”。

为了不让她和社会脱轨,助联体在保障其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启动“幸福职通车”困难家庭扶志项目,开启一整套帮扶行动。

先是精准画像,建立动态帮扶个人档案,评估就业意愿等级。2024年起,拱墅区民政局就聘请专业团队研发《“幸福职通车”就业意愿评估量表》,围绕“就业意愿度”、“就业行动力”、“就业能力基础”、“就业支持环境”四个核心维度,建立“红黄绿”就业意愿指标体系。

工作人员一次又一次上门,终于在一杯冰咖啡和一个盲盒娃娃的助力下,打开了小徐的话匣子。从一次次交流中,逐渐掌握了小徐的就业意愿、技能水平、需求清单,明白了小徐并非不想就业,而是害怕自己长时间跟社会脱轨适应不了新环境,导致就业意愿较低。通过综合评估,小徐属于“待提升(黄)”人群。

“就业职通车”,助力困难群众通向幸福之门

建立好个人档案后就是帮助小徐融入社会,提升就业意愿。目前,拱墅区民政局联动区人社局、助联体、人力资源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已经成立了一支专业的“就业帮扶导师团”。导师团马上开始协同作战,上门访谈、心理疏导、“一对一”职业指导规划,一步步缓解小徐的社交焦虑,提升就业自信心。在大家的鼓励下,小徐报名了拱墅区沐阳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提供的“网络直播”培训,这次培训大大提升了她的自信心。如今的小徐,已通过岗位体验成了街道慈善超市长期志愿者。

据了解,在拱墅,像小徐这样的人群还有很多。拱墅区通过就业意愿评估,目前库里共有无就业意愿及能力(红)1065人,就业意愿待提升(黄)344人,有就业意愿(绿)200人。“幸福职通车”项目实施以来,拱墅区联合滨江物业、和睦医院等300余家爱心单位,设立了40个“岗位体验点”,发动127名困难群众参与岗位体验,组织平台直播、档案管理、咖啡师礼仪、职场沟通等培训60余场,累计服务940余人次,成功帮助147人实现就业。除此之外,还联合“零工市场”推出“居家来料加工”帮扶计划,通过承接企业手工订单,为行动不便或需兼顾家庭的困难群体就近输送计件工作,累计链接零工岗位265人次,有效增加困难家庭收入。

分享到:
版权申明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发表评论


点击图片更换
027
特别关注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