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121628141

kv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马明仁膏药“丝路非遗公益行”走进新疆,以非遗技艺致敬兵团精神

来源:网络| 2025-09-02 11:22:50    阅读量:11695   会员投稿

2025年8月30日,马明仁膏药“丝路非遗公益行”车队穿越河西走廊,驶过茫茫戈壁,终于抵达新疆。在这片曾经荒漠连绵的土地上,一代代兵团人用双手创造了“沙漠变绿洲,戈壁起新城”的奇迹;而今,这支承载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命的队伍,自西安启程,沿丝绸之路西行十余日,带着传承百年的膏药技艺与公益仁心来到新疆,致敬那些用青春与汗水浇灌边疆热土的兵团英雄。

马明仁膏药“丝路非遗公益行”走进新疆,以非遗技艺致敬兵团精神

兵团精神,铸就边疆丰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边疆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自成立以来,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屯垦戍边,用双手将万顷戈壁荒漠变为沃野良田和现代化城镇。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为信念,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出感人至深的兵团史诗。岁月荏苒,许多老兵因常年高强度劳动,深受风湿骨痛、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健康问题困扰。马明仁膏药团队此次前来,既是对他们身体疾苦的切实关怀,更是对兵团精神的高度礼赞。

也正如马绪斌先生所说:“我们将带着非遗技艺深入基层,把健康的希望送到天山南北、戈壁绿洲。特别是向那些屯垦戍边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战士们献上特别的敬意——正是他们用青春热血铸就了边疆稳定的钢铁长城,用“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军垦精神书写了共和国拓荒者的壮丽史诗。当我们为老兵们敷上马明仁膏药的那一刻,传递的不仅是身体的慰藉,更是民族精神的接力!”

马明仁膏药“丝路非遗公益行”走进新疆,以非遗技艺致敬兵团精神

非遗惠民,膏药传递健康

清晨的天山北麓,微风习习,马明仁膏药团队早已在义诊现场忙碌有序。“丝路非遗公益行”的横幅迎风招展,非遗展板前陆续有老兵与家属驻足观看。马明仁膏药第六代传承人马绪斌先生亲自为前来咨询的兵团人细致问诊、免费贴敷,并耐心讲解膏药使用要领与关节日常养护知识。马绪斌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将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融入具体服务之中。许多老兵感慨,这是他们首次近距离体验国家级非遗技艺,膏药舒筋活络的实效与团队真诚的关怀令人倍感温暖。

而在集中义诊之外,马明仁膏药更将这份温暖送进了更远、更深处。2025年9月1日,团队走进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府城花苑小区,不仅设立公益义诊点,更携药上门,深入社区与家庭,为行动不便的老兵提供一对一贴敷服务。每一贴膏药,承载的是对兵团人无悔付出的深切感激;每一次细致贴敷,皆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庄重回望。

活动期间,马明仁膏药团队还专程赴兵团革命旧址参观学习。陈列馆中,一件件斑驳的农具、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影像,真实再现了兵团人筚路蓝缕、开荒拓土的艰辛历程。站在他们奋斗过的土地上,团队成员无不为那份“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精神动容。

马明仁膏药“丝路非遗公益行”走进新疆,以非遗技艺致敬兵团精神

从古都西安到天山脚下,马明仁膏药“丝路非遗公益行”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一次公益的实践,更是一趟精神的洗礼。它让非遗走出高阁、融入民生;让膏药不仅是祛病良药,更是致敬与关怀的载体;让兵团精神与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交织共鸣,熠熠生辉。这份跨越山河的敬意,正如那温热绵长的膏药之力,深入肌理,久久萦怀。而马明仁膏药的前行脚步,仍将沿着这条千年丝路不断向西——传星火,续丰碑,直至远方。

分享到:
版权申明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发表评论


点击图片更换
027
特别关注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