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121628141

kv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唐山师范学院“马兰星韵”团队:以青春创意播撒“两弹一星”精神火种

来源:网络| 2025-11-14 21:58:12    阅读量:7178   会员投稿

近月来,一支来自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的“马兰星韵”“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活跃在唐山市的多所中小学及社区。他们创新运用“艺术+思政”育人模式,将宏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谱系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故事、音乐与互动,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火种,在年轻一代心中深深扎根、灼灼燃烧。

深挖精神富矿,让思政课“声”入人心。在唐山市第二十一中学,宣讲团摒弃了单向灌输,带来了一场融“声”“情”“史”于一体的青春对话。他们借助生动的动画短片,将“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速度”“人造卫星的信号频率”等硬核知识,转化为“比声音快7倍”“能绕地球2圈”的鲜活类比,引发学生频频追问。当听到邓稼先演算的草稿纸能铺满整个篮球场、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等细节时,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敬佩。宣讲团成员、音乐系学生还将原创配乐朗诵融入讲述,使科学家群像更加可感可知。

“我们不是在‘念稿子’,而是在和弟弟妹妹们一起‘读故事’。”团队成员表示。为了让内容更贴近学生,他们提前调研兴趣点,将历史脉络嵌入“如果让你用三年时间做一件‘没人看好但必须做成’的事,你会怎么选”等互动提问中,让精神传承从“听讲”变为“共鸣”。

面向成长阶梯,让科学精神“植”入童心。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宣讲团精准施策,精心调整宣讲内容的侧重点与形式。在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宣讲侧重于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与科学启蒙。通过讲述王淦昌、郭永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以及介绍“华龙一号”“人造太阳”等前沿科技,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与创新的种子。一曲《祖国不会忘记》的深情演唱,更是将家国情怀与美育完美融合。在路北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团队结合学校特色,尝试用中英双语介绍“两弹一星”的历史与国际背景,引导学生在跨文化视角下理解中国科学家的选择与坚守,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

走向广阔社会,让精神传承“融”入民心的宣讲的脚步并未止于校园。团队还走进唐山高新区公园,与高新区“119消防宣传月”活动联动开展。他们将“两弹一星”精神中蕴含的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品质,与消防救援队伍“逆行而上、守护平安”的奉献精神相结合,在向市民普及核能安全与应急知识的同时,完成了一次面向社会公众的红色精神公开课,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实践场域。

构建育人格局,探索“音乐+思政”新路径。“马兰星韵”团队的系列实践,是唐山师范学院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一次生动探索。通过将音乐专业的艺术特长与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深度融合,团队成功地将看似遥远的历史和艰深的理论,转化为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启发性的青春叙事。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有温度、有创意的方式,让‘两弹一星’精神成为激励青少年成长的强大动力。”团队指导老师纪文文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艺术+思政”的实践路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分享到:
版权申明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发表评论


点击图片更换
027
特别关注
资讯推荐